作文训练的有效性

分类:教学论文
2019-11-04 20:45 阅读(?)评论(0)

作 文 训 练 的 有 效 性

 

中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不只是因为它在考试中的分值比重大,更是因为它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体现,而且也是学生思维训练、思想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样,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训练一直以来是一线教师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也一直在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欲求训练的有效性,需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就先要分析其现状及原因。

就学生而言,他们感觉生活平淡,没有东西可写,即便偶有所感,也只是一闪念,或无以深言。写出的文章要么内容空洞,要么情感匮乏。作文成了辞藻的堆砌、矫情的表达、故事的园地。他们认为作文只是考试中的一题,只是分值较大,但只要自己写写也不会太拉分,关键是即便自己很努力的去训练,也是见效甚微。于是,他们对作文是想说爱你,也不是很容易的事。究其原因,与学生的生活现状、心理和思想现状密不可分。

首先,就现在中学生而言,课业负担重,生活面窄,每天两点一线,可以说远离生活,他们很少有时间和心思认真地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有一点时间还想放松一下自己,读课外书籍的时间是少之又少。作文出现言之无物的现象是在正常不过了。其次,处在应试压力下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功利的心理,他们讲求效率,付出时间要求得最大化收益,对他们来说语文或许是中药,所以,难受青睐。尽管这种功利的心理虽说有鼠目寸光之实,但在现阶段却是得失分明的。再次,中学生远离生活,从而对社会、人生认识不深,思考不多,思想不够深刻。而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思想高度不够,自然难有佳作。

就教师而言,觉得作文教学涉及方方面面,从书写到词句,从语言到选材,从构思到行文,从结构到主题等等。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不好提高,学生的思维、思想就不好训练了。在作文训练中,一项一项,实则无法截然分开,眉毛胡子一把抓则犹如一把盐投入一湖水中,收效甚微,以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显得捉襟见肘,作文教学是未劳而神已竭。且训练的付出与在考试中的所得也让老师困惑,老师的热情也不高。教、学双方都失去了热情有效谈何容易?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作文进行有效地训练。

一、            改变认识,激发热情。

帮助自己的学生改变对写作的认识。我先通过例子来告诉他们作文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这些例子有各省的文理科状元,也有他们身边的学哥学姐,让学生们认识到:一个学生是不是真正优秀就看他的语文是不是过硬。而过硬的语文,作文是关键。再通过名人写作的经验让他们认识到作文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并懂得如何去训练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并且在我日常的教学中,让我的作文教学不是纯原理的灌输和纯技巧的传授而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共鸣与磨合。我经常把自己在阅读作文材料时产生的一些感受和批改学生习作时的想法讲给学生听,我会产生什么思想,有哪些新的联想,怎样抓住问题的本质,这些东西我经常给学生做示范。这就让他们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思维、训练思维。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学着从这三个方面去做:首先,鼓励学生写生活札记,让他们留住自己的瞬间感悟,鼓励他们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最真实的素材。其次,布置学生做命题作文时,我精心选题,力求趣味性、生活化、时代感,让学生可写、了写。第三,善于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试着扮演一下几种角色:有鉴赏力的热心读者,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知心朋友。

二、立足课堂,深入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郭沫若先生也曾说:“多读名人著作,而且对于某些作品还必须熟读、烂读,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中求其化。”两位先生的表述明确地告诉我们对范文的深入阅读是作文教学最有效地途径,而且绕不开。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抓住教材,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从教材中得法,并且很好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这样也避免了多数同学在作文时没材料可说的现象发生。从教材是例子的角度分析,跟课文学写作主要有: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语言素材、写作结构、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人生智慧、思维品质等诸多方面。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人物性格;《小狗包弟》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作者自我解剖的勇气和精神;《荷塘月色》中的优美的语言、景物以及结构安排;《边城》中的人性美、人情美的展现;《六国论》的论证结构和雄辩的气势,而《伶官传序》则表现的义正辞婉等等。篇篇有真味,篇篇值得我们带领学生深入挖掘,让学生明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时阅读的实践,从而进入良性的语文教学轨道。

三、            循序渐进,计划训练。

作文教学收效甚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无重点、少计划,急于求成。要有效地进行作文训练必须认识到写作能力培养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进行训练。在实践教学中,我是这样尝试的:高一,注重素材的积累和札记写作。素材积累为作文的言之有物做准备。札记写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和语言能力。对于素材的积累我们可以将之分为原始积累和交流积累两个阶段。所谓原始积累是不要求作分析思考,每个同学独自完成。交流积累是指对所积累的材料要作运用上的分析,为下一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以及高二的运用素材进行写作做准备。素材的积累要求面广,料新。高二,运用素材,关注社会,发现生活,培养情怀。高尔基说:“只有在掌握了文学技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赋予材料以或多或少完美的艺术形式。”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语言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作技巧的训练。以解读文本为切入点,以模仿经典为出发点,以求其法,进而化为己有。之后,精心命题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对人生的关注,对社会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批改和交流引导他们培养高尚的情怀。因为作文不只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思想的表达。高三,着眼高考,融会贯通。文章写得好,未必能赢得高考,这是许多老师的感受。许多学生平时自由写作水平很高,可考试作文经常写不好。针对这种现象,为了不让平时的努力“付诸流水”,为学生搭建一条通往高考的桥梁是有必要的。而如何搭建,很显然不能以牺牲学生的个性文风为代价。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先对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进行分析,找出这些作文的共同点,然后再将这些与我们同学的作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做到能放能收,赢得高考。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作文就是以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所以,作文训练离不开生活,艺术的表达离不开经典范文。所以,我们要想有效地进行作文训练必须留心生活,深入教材,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点燃学生的激情。

 

  最后修改于 2021-11-19 23:26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该日志被锁定 下一篇:该日志被锁定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